中国官方出手调查长和出售巴拿马等港口的交易,要了解“是否涉及《反垄断法》”。与此同时,港澳办再于官网转发《大公报》点名长和不要配合美国霸权的评论文章。中国官方对长和的升级施压会带来何种效应?值得关注。
长和出售巴拿马等港口交易持续发酵,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周五(3月28日)晚上,在官网以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名义,回应该交易是否要经过中国反垄断审查批准的问题,并表示已注意到此交易,将依法进行审查,保护市场公平竞争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。
央视旗下新媒体“玉渊谭天”随后发文,指该交易涉重大国家利益,变卖码头无异于向对手递刀。其后却把文章下架。但港澳办和中联办则同步在周日(3月30日)转载《大公报》支持市监总局介入审查的文章,文章也提到希望长和“悬崖勒马”,“不要配合美国的霸权、不要因小失大、不要犯历史性的错误。”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一(3月31日)回应事件,市监总局将依法进行审查,并再次强调,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、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。
中方介入巴拿马等港口交易是滥权 欲恫吓威胁李嘉诚
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,市监总局介入调查出售巴拿马等港口交易并不合理,又说,根据中国的《反垄断法》,只能调查在中国市场发生的垄断行为,批评中国政府这次的做法是滥权。
谢田说:“李嘉诚这几十个港口根本不在中国,就算垄断也是垄断世界市场,跟中国的垄断没有交集。长和是在加勒比海注册的公司,李嘉诚本人又是加拿大人,港口就在巴拿马,中国没有任何管辖权。中共是借着反垄断当局来调查或者打击,这就是恫吓的行为,威胁李嘉诚和长和,并没有法律依据,是一种政府权力的滥用。中国现在唯一可以威胁的就是李嘉诚要把计划继续走的话,其他的那些中国大陆公司和香港公司以后,不能跟长和合作,以孤立李嘉诚。”
官方出手侧面引证交易进展顺利 中方施压求暂缓争取游说时间
经济学者司令也表示,中国政府此举是选择性执法,又说,李嘉诚昔日得到中国高层礼待,今日却变成中国政府眼中的卖国商人和待宰羔羊,事件是向中港商界以至世界商界展示,中国如何操弄企业,同时也向外界证明,中国政府已用尽私底下的手段,但最终都失败才要官方介入。
司令说:“这种选择性的执法,就是因为这个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进展,远远比中国政府想象的顺利。如果政府想要干预和阻止这个交易,必须想办法师出有名,让这个交易放缓或者先停止住,市监局出手给它(中国政府)赢得了一些游说的宝贵时间。但这只是中国政府的一厢情愿,很难阻止长和最终达成这个交易。”
分析:长和能否出售巴拿马等港口 中国已成为最终的输家
中国独立政治学者陈道银表示,长和不会如期在4月2日完成交易的消息,是透过港媒传出,并非买卖双方即长和和美国财团发出的正式公告; 他认为可以把发放消息、《反垄断法》调查和官方转发批评文章结合来看,整体事件是中国政府对长和实施的文攻武吓,并透过评论文章向长和指明应处理事件的方向。但他表示,无论最终长和妥协与否,中方已成为这次事件的输家。
陈道银说:“这个交易无论成与不成,输家都是中国政府。因为世界已进入一个逆全球化的过程。如果因为中国政府的干预,把这个交易给搞掉了,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政府你做的和你所说的并不一致。另外,在特朗普政府以来都在讲一个问题,就是无论是大陆的企业还是香港的企业,实际上都是由中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控制的。那么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把纯粹的市场交易,通过政府的权力的干预把它给搞掉了,那么恰恰证明这企业没有自主性,它必须要服从你中国的国家利益的,你这个行动就反过来是说明了这一点。”
陈道银表示,交易成功与否仍有待观察,但市场有其定律和逻辑,企业必须要讲诚信和承诺。又说,这次中国干预该交易的影响,不仅会使长和和贝莱德加快把资金撤出中港,也会使其他外资加快脚步逃出中国。
责编:许书婷 陈美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