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村证券近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,随着美中贸易战全面展开,许多新兴经济体,尤其是亚洲国家,正面临中国廉价进口商品激增所带来的冲击。
报告指出,考虑到中国每年达56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,将需要寻找新的市场,野村首席经济学家苏巴拉曼(Rob Subbaraman)的团队,在比较45个国家的本国制造业产出和其从中国进口占比后归结,过去几年中国商品进口占比上升最多的国家,通常也是本国制造业放缓最明显的国家。
报告解释,自特朗普第一届任期以来,中国产品占美国进口比例,已从2017年的25%降到2024年的16%,但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出口占比仍维持在15%高位。
这意味着中国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制造商,在特朗普第一任施加关税后,或绕道第三地将产品出口到美国,或者透过开拓全球新市场来弥补在美国失去的订单。美国以外国家的本地制造商——从德国的电动车、巴西的钢铁,到越南的玩具和印度的电子产品——正面临来自中国进口商品日益激烈的竞争。
随着美国试图堵住中国商品绕道第三国的漏洞,廉价中国商品接下来可能大量涌入这些国家,这对新兴经济体,尤其是亚洲国家,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,引发更严重的贸易失衡、更强的通缩压力,以及更大的财政支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