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SU7火烧车酿3死 雷军沉默3天才发声

中国电动车小米SU7于29日行经安徽省高速路发生车祸起火,造成3人身亡。家属悲愤不解为何车子会自燃,还有家属因实名揭露还挨批蹭流量。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沉默了3天,直到1日晚间才在微博发声表示,强调小米对此事不会回避,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。

综合媒体报道,这起火烧车事故是发生在3月29日晚间10点左右,3名女大生结伴外出,开着小米SU7电动车,行经安徽省的高速路时,车辆失控撞上护栏,整辆车瞬间起火燃烧,车内3人逃生不及烧成焦尸。

在网络流传,一名来自湖北黄石的宋子云拿着身份证,实名揭露自己的外甥女在车内,她说家属直到隔天上午6点多才接到通知。她的先生与公婆赶赴现场,警方初步判断车辆已经烧毁,车门锁死打不开,前座两个女孩都火烧死了,后座女孩虽被路人救出仍宣告不治。“我们发现尸体,就在抖音评论。好多人说我为了蹭流量什么的,(叹气)我根本就不是什么蹭流量,我是实话实说。”

驾驶员的父亲接受《经济观察报》访问时表示,他的女儿今年23岁,在2022年拿到驾照,此前在家中一直开别克君越。去年10月,女儿的男友购入这辆小米SU7,女儿曾单独驾驶这辆小米SU7前往佛山。这名父亲强调,“她不是第一次开长途,也不是第一次驾驶,对这个车的性能应该是比较了解的。”

这位父亲从现场交警得到的信息是,事故前方在修路,车辆撞到水泥桩后自燃,车锁打不开。他说,“我女儿和她的另一个同学是被活活烧死的。”
报道称,直到4月1日晚上6点,事故发生后,家属没有碰到任何小米公司的人。

王剑:中国电动车事故频传 官方刻意掩盖保护车企

资深财经专家王剑对本台表示,中国官方非常保护电动车企业,特别是前几家大厂;包括比亚迪在内,之前许多事故从未被公开报道,事实上事故不计其数,但是外界难以掌握真实情况。这次小米SU7事故是因为太多人拍摄到画面,酿成3死才引起公众关注。他质疑:“若是特斯拉或是其他外国品牌车辆出事,家属哪需要维权?”

王剑指出,中国电动车企业以“做手机的方式做汽车”,追求低成本与快速上市,不像西方传统车厂累积百年造车经验,要优先解决安全、驾驶与各种问题。中国造车企业多为科技业出身,缺乏完整的车辆测试与安全验证体系。许多电动车产品迅速量产上路后,未经充分实测,自然导致大量潜在风险。

王剑说,“小米这次的事故,只是中国电动车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。中国电动车要走向世界,本质的问题是能否达到其他国家的安全标准。中国电动车出口,往往以二手车的形式销售,就是为了回避其他国家的要求。”

雷军在事故3天后才发声

1日晚间10点19分,雷军终于在个人微博发文,代表小米表达哀悼。他给出的解释是,由于事故还在调查,小米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,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。“等到此时,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,我必须站出来,代表小米承诺:无论发生什么,小米都不会回避。”


相关报道

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向欧盟法院提起关税诉讼

比亚迪巴西工厂劳工合同曝光:上交护照、支付押金

中国电动车市场洗牌风暴 极越大规模裁员


智驾转换手动驾驶成为致命瞬间

另一方面,小米发言人在微博指出,初步了解,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“NOA智能辅助驾驶”状态,以116公里时速行驶。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,以路障封闭车道,并改道至逆线车道;而涉事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曾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。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手动驾驶状态,但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,碰撞前系统最后确认时速约97公里。

媒体根据小米公布事故的时间线,质疑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,在22时44分24秒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警示,仅1秒后,驾驶员随即接管,但三秒内便发生碰撞。

东方卫视主播说:“这样的时间窗口对于人类驾驶员而言堪称是致命瞬间,根据国际标准,驾驶员从接收到警示,到完成操作的合理反应的时间,应该是在1.5到2.5秒之间。这次系统留给驾驶的操作时间不足1秒。暴露L2级辅助驾驶系统,在预警与反应时间上的严重局限。”

急欲超越特斯拉 中国辅助驾驶系统安全吗?

台湾汽车专业内容网站、U-CAR创办人陈鹏旭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,中国车厂在驾驶辅助系统发展相当积极,以对标甚至超越特斯拉为目标。目前中国电动车在自动接管驾驶操作的程度,放眼全球是最多的;驾驶在大部分情况下,可交由车辆自动执行操作。然而,现阶段仍属于非完全自动驾驶(尚未达到第五级),车辆仍需保有方向盘与踏板供人类操作,在特殊或突发状况下,仍须人的驾驶接管。

“在辅助驾驶系统与人之间的控制转换设计上,业界仍在摸索,还未达成一致共识。遇状况时,若系统提醒驾驶接管,就算数吗?如何有效提示驾驶者进行接管转移、如何设计人机使用界面,使驾驶能即时理解并反应,目前仍未达到成熟的情况,”他补充说。

陈鹏旭强调,现阶段这类系统主要目的仍是作为“驾驶辅助”,重点在于降低长途驾驶时的专注力疲劳,减少因疲劳驾驶导致的风险,而非完全取代驾驶,虽然中国部分地区已试办到这阶段。

王剑表示,所谓的“自动驾驶”强调需“穷尽所有可能性”,以因应突发状况。但中国幅员这么庞大,各地路况不一,目前中国车企的开发节奏过快,仅靠1、2年的开发根本无法达到安全应有的水准,反而将驾驶人置于高度风险之中。“中国电动车自动驾驶一定是巨大的坑,3年之内一定是不安全的。”他感叹因为“新三样”是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明星产业,所以放弃了安全标准,最后会以人命为代价。

责编:陈美华